科學人雜誌
雜誌目錄
No.249
2022年11月號
黑洞、蟲洞、量子纏結
黑洞本身不僅是神秘天體,物體墜入黑洞的下場更是充滿謎 團。近半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試圖解答黑洞資訊弔詭,即 黑洞會摧毀物體所含的資訊,因為它違背物理原理。近年有 研究團隊提出新見解,串聯〈黑洞、蟲洞、量子纏結〉,認 為蟲洞連結了兩個黑洞的內部,墜入黑洞的資訊就能連結到 黑洞之外,因此維持了粒子之間的量子纏結,也破解了這個 弔詭。

台灣在30多年前曾是草蝦王國,然而連續爆發草蝦桿狀病毒 疫情後,榮景不再。發展抗病蝦的育種新技術是重振台灣養 蝦業的首要之務,成功大學教授羅竹芳也表示〈科技水產養 殖,從蝦開始〉,她在該校籌建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 心,近年團隊引進智慧養殖管理系統並培育出優質蝦苗,以 期台灣養蝦業更具商業競爭力。

本期也專訪了草蝦養殖之父廖一久,〈傳承傻子精神,振興 水產養殖〉是他的人生哲學及使命,認為產官學界皆需有改 革精神,善用台灣得天獨厚的環境、培植人才、公正分配資 源、重視扎實的基礎研究,以及跨領域整合各項技術,才能 精進現代化的養殖。

隨著科技演進,〈學術論文第一作者是AI?〉是否也令你驚 訝不已?當研究人員試圖讓人工智慧自動生成文本,並以專 業術語寫出論文內容,內容還是關於人工智慧本身,此舉勢 必將引發學術論文出版方面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以及非人類 作者身分的哲學爭論,甚或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的價值。

以護理專業及關愛之心享譽盛名的歷史人物:南丁格爾,這 位女士影響後世的成就不僅於此,〈南丁格爾的資料革命〉 也是。她不只是19世紀克里米亞戰爭前線的護理人員,也是 統計學家,當時她所繪製的圖表推動軍中公衛和醫療系統的 改革,堪稱「資料敘事」的典範,本期選錄多幅珍貴手稿及 圖表設計。其他更多精采篇章,請見本期《科學人》雜誌。

專題文章
物理學
36 黑洞、蟲洞、量子纏結  阿姆黑利(Ahmed Almheiri)
生態學
44 水產養殖的大膽實驗 雪爾(Ellen Ruppel Shell)
特別報導
名家專訪 
64 傳承傻子精神,振興水產養殖專訪草蝦養殖之父廖一久  採訪/李家維、張孟媛 整理/周玉文 
科學史
68 南丁格爾的資料革命  安德魯斯(RJ Andrews)
人工智慧
76 學術論文第一作者是AI? 圖恩斯特倫(Almira Osmanovic Thunstrom)
演化
80 有毒黏液助長大滅絕 梅斯(Chris Mays)、瓦基達(Vivi Vajda)、麥克勞林(Stephen McLoughlin)
新聞掃描
生物力學
14 誰有鐵頭功? 卡利爾(Viviane Callier)
生物材料
15 磨碎入侵魚種有妙用 哈特利(Gary Hartley)
材料科學
17 槲寄生很黏 塔米西亞(Jack Tamisiea)
生物學
18 紅外光顯蛾翼之美 林根哈爾(Daniel Lingenhohl)、華倫(Sasha Warren)
植物學
18 誘騙黃蜂助播種 印柯瓦亞(Darren Incorvaia)
海洋環境
19 鹽水池保存災難史 帕帕斯(Stephanie Pappas)
天文學
20 科學剪影 山謬斯(Fionna M. D. Samuels)
新聞鮮事
22 一覽世界科技進展 華倫(Sasha Warren)
遺傳學
22 為什麼大象不會得癌症? 納維爾(Rachel Nuwer)
古生物學
23 貓熊的多功能偽拇指 布萊克(Riley Black)
生態學
24 讓動物暢行保護區 科西爾(Susan Cosier)
華人視界
科學人觀點
總編輯的話 
形上集
教科書之外
30 一次就說對,一次就做對 陳文盛
網上世代
32 月球網路開啟太空政治新紀元 黃勝雄
機器思維
專欄文章
專家看新聞 
90 都市孕育新世代生物學家 哈里斯(Nyeema C. Harris)
科學佐以詩文
92 雙聯畫 希利(Nicola Healey)
健康與科學
94 妊娠糖尿病風險飆升 華立斯(Claudia Wallis)
攸關心智
96 強勢領袖助長自私文化 卡卡爾(Hemant Kakkar)、希瓦納森(Niro Sivanathan)
科學焦點
98 化石燃料業資助氣候研究? 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圖表會說話
106 寄生蟲是操縱宿主的高手 文/穆克紀(Madhusree Mukerjee)、圖表/鍾彥儒(Daisy Chung)
編輯部製作
科學人書摘
100 邀原始人來吃飯 摘自《六格格的宴席》 
科學人關鍵字
104 蟲洞 彭琬芸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