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6
2020年12月號
新冠怪夢擾人眠
這一年,你睡得好嗎?
感染憂懼似乎不曾遠離,每分每秒又須謹守社交距離,白天緊
繃的心情,也侵入了夜晚的夢鄉。不少人在網路上討論到〈新
冠怪夢擾人眠〉,他們時常夢到新冠肺炎或怪夢連連,引發科
學家探究「做夢激增」現象。那麼夢的研究如何進行?心理學
家與神經科學家撒下了〈現代捕夢網〉捕捉並分析夢境,希望
解答關於夢的奧秘。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雖獲控制,但隨著時序入冬,傳染情形可能
又現高峰,〈新冠肆虐,台灣疫苗哪裡來?〉議題備受關注,
國內外新冠疫苗開發進程、台灣自製疫苗的困境和制度面的局
限,以及可能因應之道皆是討論關鍵。疫苗可施用於健康人
體,首要考量是〈臨床安全性,新冠疫苗的挑戰〉莫過於此。
國際上已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種類有哪些?各疫苗現階段
受試者免疫反應為何、不良反應率有多少?「國產疫苗」進度
又如何?
資訊時代下,假資訊、半真半假的傳聞充斥各式媒體,人們該
如何面對這些瘋狂散播的謠言和普遍存在的不確定感?本期專
題企劃「假資訊當頭,我們何去何從?」報導了有些人〈為什
麼不信任疫苗?〉、捍衛事實的〈真相行動主義〉、〈假新聞
模擬戰〉吐露了主流媒體慘敗的原因,以及破除諸如新冠肺炎
起源、相較流感致命率、確診病例與篩檢數關係、群體免疫等
〈新冠肺炎8大謠言〉。
今年新冠肺炎打亂全球人的生活,也讓我們發現國內生產毛額
(GDP)無法反映人民健康情形、教育和機會是否平等、環境永
續性等,這項經濟發展指標只能用於評估經濟,而且僅止於
此。換句話說,〈GDP不等同生活品質〉,世界各國需要發展多
面向的衡量標準。
今年已到尾聲,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儘管有效疫苗問世及疫
情告終之日尚在未定之天,科學終為戰勝疫病的後盾,《科學
人》雜誌將持續關注新冠肺炎相關議題與醫療進展。其他更多
精采篇章,請見本期《科學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