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
雜誌目錄
No.226
2020年12月號
新冠怪夢擾人眠
這一年,你睡得好嗎?

感染憂懼似乎不曾遠離,每分每秒又須謹守社交距離,白天緊 繃的心情,也侵入了夜晚的夢鄉。不少人在網路上討論到〈新 冠怪夢擾人眠〉,他們時常夢到新冠肺炎或怪夢連連,引發科 學家探究「做夢激增」現象。那麼夢的研究如何進行?心理學 家與神經科學家撒下了〈現代捕夢網〉捕捉並分析夢境,希望 解答關於夢的奧秘。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雖獲控制,但隨著時序入冬,傳染情形可能 又現高峰,〈新冠肆虐,台灣疫苗哪裡來?〉議題備受關注, 國內外新冠疫苗開發進程、台灣自製疫苗的困境和制度面的局 限,以及可能因應之道皆是討論關鍵。疫苗可施用於健康人 體,首要考量是〈臨床安全性,新冠疫苗的挑戰〉莫過於此。 國際上已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種類有哪些?各疫苗現階段 受試者免疫反應為何、不良反應率有多少?「國產疫苗」進度 又如何?

資訊時代下,假資訊、半真半假的傳聞充斥各式媒體,人們該 如何面對這些瘋狂散播的謠言和普遍存在的不確定感?本期專 題企劃「假資訊當頭,我們何去何從?」報導了有些人〈為什 麼不信任疫苗?〉、捍衛事實的〈真相行動主義〉、〈假新聞 模擬戰〉吐露了主流媒體慘敗的原因,以及破除諸如新冠肺炎 起源、相較流感致命率、確診病例與篩檢數關係、群體免疫等 〈新冠肺炎8大謠言〉。

今年新冠肺炎打亂全球人的生活,也讓我們發現國內生產毛額 (GDP)無法反映人民健康情形、教育和機會是否平等、環境永 續性等,這項經濟發展指標只能用於評估經濟,而且僅止於 此。換句話說,〈GDP不等同生活品質〉,世界各國需要發展多 面向的衡量標準。

今年已到尾聲,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儘管有效疫苗問世及疫 情告終之日尚在未定之天,科學終為戰勝疫病的後盾,《科學 人》雜誌將持續關注新冠肺炎相關議題與醫療進展。其他更多 精采篇章,請見本期《科學人》雜誌。
專題文章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36 臨床安全性,新冠疫苗的挑戰 周彥宏
心理學
40 新冠怪夢擾人眠 尼爾森(Tore Nielsen)
心理學
物理學
50 量子霍爾效應怎證明? 米卡拉吉斯(Spyridon Michalakis)
專題企劃
58 假資訊當頭,我們何去何從?
專題企劃
60 為什麼不信任疫苗? 華特利(Zakiya Whatley)、舒迪亞(Titilayo Shodiya)
專題企劃
62 真相行動主義 唐納文(Joan Donovan)
專題企劃
67 假新聞模擬戰 史瓦茲(Jen Schwartz)
專題企劃
69 新冠肺炎8大謠言 路易斯(Tanya Lewis)
醫學
72 對抗病毒,愛滋病教我們的事 哈茲爾廷(William A. Haseltine)
經濟學
78 GDP不等同生活品質 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
人類學
86 友善合作最適生存 哈爾(Brian Hare)、伍茲(Vanessa Woods)
新聞掃描
科學人新聞
12 細胞有長途導航能力 威靈漢(Emily Willingham)
科學人新聞
14 蝙蝠大聲量需要大食量 高德曼(Jason G. Goldman)
科學人新聞
15 太空氣象擴及非洲天空 魏德(Sarah Wild)
科學人新聞
16 乘浪散播的寄生蟲 李文斯頓(Stephenie Livingston)
科學人新聞
16 手繪感測器 赫什伯格(Scott Hershberger)
科學人新聞
20 小社區減排防暖化 湯普森(Andrea Thompson)
科學人新聞
21 厭氧呼吸合成半導體 權英雅(Karen Kwon)
科學人新聞
22 海豹的猛男咆哮 巴拉紐克(Chris Baraniuk)
華人視界
形上集
24 Dau 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網上世代
28 防疫資料與工具的開放使用 莊庭瑞
談心說理
30 動物群體的異類,優勢?劣勢? 鄭谷苑
專欄文章
專家看新聞
92 美國外交官踩踏北極 赫曼(Victoria Herrmann)
科學佐以詩文
93 惰性氣體 林德(Douglas O. Linder)
健康與科學
94 大腦瑜珈術 華立斯(Claudia Wallis)
科學焦點
96 戴口罩是常識 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反重力思考
98 陳年蠢事 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圖表會說話
104 消失的流感季節 皮克(Katie Peek)
編輯部製作
總編輯的話
科學人書摘
100 霍金真性情 摘自《時空行者 史蒂芬.霍金》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