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動作、情緒起伏,都由神經網路以及傳遞訊息的化學分子交錯作用而產生。早期心理學家解析人類大腦意識活動,必須對照研究對象的夢境和生活史。然而,大多數人一起床,夢境就忘掉八成,若還要把夢境和童年記憶連繫起...
地震波包含S 波和P 波,經過岩漿庫時S 波會被屏蔽、P 波則波速減緩,因此透過未收到S 波的位置可了解岩漿庫範圍、透過P 波延遲的程度則可得知岩漿庫厚度。2019年5月27日,在大屯火山群觀測研究成...
米是人類重點糧食作物。數千年來,人類不斷汰選稻米,一代又一代馴化的故事,深藏在稻米的基因裡。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邢禹依特聘研究員從山地陸稻的基因研究,破解了臺灣蓬萊米身世之謎,也找到南島語族...
回顧醫學史,新冠肺炎不是人類第一場瘟疫大戰,人們也不斷尋找各種抗疫手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研究員梳理歷史切片中人類面對瘟疫的變與不變,提供當前的我們歷史縱深的省思。防疫之道:什麼變了?什麼...
本文節錄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科普平臺
圖/日治時期殖民政府進行許多以臺灣原住民為對象的心理學實驗,除了學術探究,也為達治理目的。圖為1942 年殖民政府官員視察桃園角板山原住民部落。(影像來源:中央...
圖/前所未見: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版權 ● EHT Collaboration今年4 月10 日晚間8 時...
圖/原恆星系統HH212吸積盤的大氣含有複合有機分子四萬年前,人類還在歐亞大陸上四處探索時,天空中某處有個小恆星誕生了。這個新生的恆星「吞食」身旁稠密的氣體與塵...
圖/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正在阿拉伯芥中移動的IMA胜肽(右下角綠色螢光處)。鐵是人體的必需營養素,對於孕婦與孩童更為重要。鐵不但可幫助血紅...
每到年底,出外打拚的遊子就開始籌備春節返鄉計畫,訂車票、聯絡親友碰面時間,這樣的情景在臺灣或是華人社會,必定不陌生。那麼,在亞洲其他國家,「離巢」的孩子與故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