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我開始為Scientific American撰寫專欄,第一篇探討了眾包解答網站,而我專欄的最後一篇文章,則是你正在看的這一篇。我在寫專欄的期間,剛好碰到現在新聞裡許多熱門事物正蓬勃發展:智慧...
希拉蕊在去年11月輸掉美國總統大選,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人類某項大有問題的發明:電子郵件。她在國務卿任內,因為使用私人伺服器而身陷風暴。但遭駭的郵件持續曝光,有些內容並不怎麼光采,尤其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
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受到魔法概念吸引:只要扭動鼻子、說出咒語,或是揮舞特殊手勢,就能讓某件事發生。不管是《哈利波特》、超級英雄電影或「神仙家庭」以降的影集,我們花費了幾百億元,就是希望一睹魔法的可能樣貌。...
回頭來看我寫本專欄第一篇文章之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許多企業和政治人物接連遭駭,已清楚證明這一點。
只要你的產品能夠展現魔法,大眾就會買單。
幾十年來電池不斷改良,但我們的要求也日益擴大。
第五代行動通訊前景看好,讓4G手機顯得過時。
新一波合作風潮能促成哪些便利服務?引人遐想。
Google的新人工智慧相機,點出了我們記錄生活情感的偏好。
Google出現,說明產品功能的管道卻變得更分散。
這些作品猜錯了許多科技事,但猜對的地方令人驚豔。
手機無線充電之日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