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科學史沙龍」講座,2017年3月5日於華山文創園區的那一場,討論的是戰爭史這個看似嚴肅的主題。然而現場聽眾提問非常踴躍,講座影片也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或許是因為兩位講...
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科學史沙龍」,過去主題多以物理及化學等物質科學為主,許多聽眾反映,希望能多聽一些醫學的故事。科教中心因此在去年12月13日加開一場「醫療的故事」,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影像來源: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科學史沙龍」也可以藝文氣息十足。2016年12月27日的講座,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這次以樂器音色為主題,邀請曾獲金鐘獎和金曲獎肯定的跨界音樂家柯智豪以及台灣大學...
文化不同可能影響一場戰爭的勝敗,戰爭科技也有機會對人類社會發揮不一樣的影響力。
知識的建立與傳播都會經歷複雜的社會化過程,不只需要反覆論辯才成一家之說,也可能因藏私而佚失。
300年前的義大利製琴師致力打造名琴,現代跨界音樂家則嫻熟合成器,不變的是對音色的掌握與講究。
祖沖之的數學成就享譽中外,但如果卸下後人賦予的光環,把他放回時代脈絡之下,不僅可以看見「不一樣的祖沖之」,也能對數學史的演變有更深刻的認識。
科學背景的黃一農,近年投入巨量資料與紅樓夢研究,希望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提供文史研究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