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的小鎮,午後。窗外細雨靜靜地落著,高樓夾峙的小巷裡,掠過撐著傘的行人,亞熱帶的花樹叢兀自蔥綠著,一隻花貓蹲在對面的屋簷下。我,為什麼在這裡?直接的原因,是我正在為《科學人》寫這期的「上下古今人間...
那時節我在美國航太總署(NASA)工作,有一回翻閱當時讀小學的女兒的家庭作業,不經意地看到她美術課的畫作「我的家園」(下方左圖),令我感慨萬千。除了「到底不愧是NASA科學家的女兒」的一點自我良好感覺...
太空垃圾當然不是普通的生活垃圾,它們都是曾經風光一時的太空高科技遺留下來的拋棄物。它們也不是漫天亂飛,而是「乖乖」地沿各自的軌道在天上運行。麻煩的是:它們數量千千萬萬,並且越來越多;它們飛速極快,碰著...
倘佯於小己的志趣,而能夠對深恩於我的大社會有所回報,這裡謹記一個美妙的地球科學生涯。
啟自人間,航向天邊;那一葉方舟,在茫茫太空中回眸而顧,由近而遠,為人類發現了一個嶄新的地球。
垃圾漫天飛?那是個什麼樣的恐怖場景!沒錯,我們地球的外邊就是個垃圾漫天飛舞的垃圾場。
這一對家世不詳、秉性相遠的頑皮小兄妹,無預警地輪番上陣,東、西擺盪;來由它,去由它,料不著,管不住。
地球今年幾歲?要回答這問題,得先認識到它確實是個問題。幾世紀的問與答之間,成了一樁糾結宗教、博物、地質、物理、化學的歷史公案。
不起眼的十二生肖民俗,背後有著引人入勝的歷史文化交流,和許許多多的未知。
海和陸好像永遠在那兒較勁爭地盤。滄海桑田捉摸不盡,海嘯災變又起;這裡,人文歷史為地球科學記錄了深沉的頁章。
歷代費心刻版、印刷,以及閱覽《夢溪筆談》的文人雅士和書商,你們讓這部偉大著作得以流傳千古。這一篇短文敬獻給你們。
「外星人」是一門根基於深奧的學理、廣泛的知識,實事求是的追尋。
物體一旦旋轉起來,我們的腦子好像也跟著團團轉,轉暈了。大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