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可謂無所不在:建築物、道路、人行道、橋樑,以及所有可想到的結構體的基礎。人類所製造出來的混凝土,是當前產量最多的人造物,而且由於全球性的發展,產量還在增加,尤其在中國和印度。水泥混凝土是把砂礫碎...
過往半世紀裡,有一項令人不安的發現是這個宇宙並不具有局域實在性(local realism)。在這種情況下,「實在性」(reality)意味著物體具有獨立於觀測的明確性質。例如,一顆蘋果是紅色,即使沒...
我女兒克拉拉七歲生日派對現場出現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景。這樣的慶生方式對美國人來說稀鬆平常:戶外餐桌上有披薩和大餐、親朋好友蒞臨且遵守防疫規範、一名眉開眼笑的小孩吹熄了大蛋糕上的蠟燭。世界各地每天約有...
宇宙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如果想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理解在兩個差異很大的尺度之下的物理學:(1)宇宙尺度,指的是超星系團與整個宇宙的場域;(2)量子尺度,指的是在原子與原子核尺度下違反直覺的領域。關...
新科技能大幅減少水泥製造和混凝土過程中的碳排放。
用纏結的光子做實驗,揭露了量子力學的深邃哲學問題:兩個相隔遙遠的粒子能夠保持纏結嗎?這違反了貝爾不等式。
男性代謝率比女性高?中年發福是必然?原始生活大不易,怎麼兼顧餵養小孩? 關於我們的代謝運作,以及獲取食物的策略如何幫助智人繁盛,新近研究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見解。
黑洞與我們的宇宙有類似的邊界。近期來自黑洞物理的新突破有助於了解量子宇宙學,進而應用於我們的宇宙。
親密關係與社會連結如何形成?草原田鼠的神經科學與基因研究為我們提供驚人新見解。
宇宙裡較重的化學元素來自何處?近年, 首次觀測到中子星合併時發出的光與重力波,證實了較輕的元素能快速捕獲中子轉變成新的重元素。
北大西洋古代紡織品的分析結果,揭露了長期受到考古學家忽略的維京時代與中世紀女性,在文化及經濟的影響力。
媒體報導氣候議題的方式,很可能決定了我們是否採取行動。
慎選對大眾陳述時的用語和事例,能引發動機解決氣候問題。
外星生物一定長得像地球生物嗎?科學家開始拋棄這種傳統思維,跨領域合作尋找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