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graphene)是單層的石墨,全部由碳原子組成且其晶格為蜂巢結構。這樣的結構讓石墨烯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質,自從在2004年發現以來,就成為許多物理學家關注的焦點。從實際應用價值來看,它有機會取...
許多看來平凡無奇的材料,例如用於製造冰箱的不鏽鋼、桌面所含的石英,都藏著迷人的物理學。這些材料是晶體,以物理學來說,是由高度有序、重複排列、原子間隔規律,稱為原子晶格的結構所組成。電子如何在晶格內移動...
台灣每逢夏季就會面臨電力的議題,又因民生需求、工業製造,使我們對於能源的需求不減反增;但目前現有的電廠供電有限,且伴隨空氣污染、放射性的核廢料等議題也造成能源政策的搖擺。如果核融合發電可解決人類的能源...
2022年12月,研究核融合的物理學家發表一項重大突破。美國加州國家點燃設施(NIF)研究團隊宣佈:他們進行的可控核融合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大於觸發該反應輸入的能量。這是全球的第一步、也是物理學上十分重...
石墨烯既是二維材料,又是拓撲材料,讓物理學家得以在不同實驗中觀察到長年來理論預測的許多現象。
物理學家使用雷射光束建構石墨烯的光學型式,模擬電子在碳原子晶格中的移動過程,揭露了石墨烯奇特物理效應裡的量子性質。
專訪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研究員陳孝輝
核融合發電是否真的近在咫尺?
在義大利外海薩丁尼亞島上的廢棄礦坑裡,正在籌建阿基米德實驗,將以史無前例的精確度測量真空的重量,探討虛粒子的重力性質,進而了解真空能量。
在原子核子物理燦然大起的年代,她因著一些重要實驗,位列20世紀頂尖實驗學家。但為何與諾貝爾物理獎失之交臂?
除了舉世聞名的宇稱不守恆,吳健雄在1949年的實驗中首先記錄到纏結光子,是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之外一個少為人知的成就。
我們宇宙的四維時空可能來自低維度實體的投影?兩個理論的對偶性引領了黑洞乃至時空本質的重大研究。
新實驗能夠比過往更精準再次製造出新生宇宙,那時的宇宙還只是一團基本粒子而已。
用纏結的光子做實驗,揭露了量子力學的深邃哲學問題:兩個相隔遙遠的粒子能夠保持纏結嗎?這違反了貝爾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