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為一世,哈伯望遠鏡孤懸天外,歷經一世之久,終於看到韋伯望遠鏡冉冉升空。兩個望遠鏡都是「伯」字輩,但實質上大不相同,有傳承,也有創新。傳承的是觀念,都是「天文觀測上太空」,創新的是設計,一個近在咫...
哈哈!沒想到我會成為雜誌社的老闆。為什麼我會從王榮文先生手上接下《科學人》雜誌呢?那是因為《科學人》在我的人生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十幾年前,我們如同一般中小企業,在台灣市場獲得初步成功,我立下一個...
2021年,李家維教授和王榮文董事長找我接任《科學人》雜誌總編輯,當時的任務是主理編輯方針,財務由總經理負責。之後了解,雜誌有財務警訊。早年我在科技部擔任《科學發展》月刊的發行人,知道經營科學雜誌相當...
親愛的好朋友們,這是我做為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科學人》雜誌發行人寫給長期支持我的朋友們的最後一封公開信,心中不免離情依依。從2002年3月到2022年12月《科學人》共出刊250期,加上以臍帶血為封...
堅持初心,以「科學驅動」(science-driven)為圭臬,是以能成其大。在《科學人》脫胎換骨的過程中,自然也要有「傳承」與「創新」。
哈哈!沒想到我會成為雜誌社的老闆。為什麼我會從王榮文先生手上接下《科學人》雜誌呢?那是因為《科學人》在我的人生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十幾年前,我們如同一般中小...
2021年,李家維教授和王榮文董事長找我接任《科學人》雜誌總編輯,當時的任務是主理編輯方針,財務由總經理負責。之後了解,雜誌有財務警訊。早年我在科技部擔任《科學...
但我相信:科學人雜誌應可成為台灣主流
有關「論文」的新聞,這幾個月鬧得沸沸揚揚。學位論文是一回事,一篇論文有多少文字與他人雷同又是一回事。在學術界,學者發表的研究論文其中也「大有學問」,值得一提。本...
7月28日,我在臉書發佈「如果沒有奇蹟,《科學人》紙本雜誌年底停刊」的訊息,一時之間舊雨新知關注有加,惋惜之聲不斷,想盡一臂之力的朋友不少。其中也出現幾位頗有實...
說起「深海」,你會想到什麼?冰冷的海水、黑暗且了無生機的平坦海床?隆隆作響、正準備釋出能量的海底火山?還是神出鬼沒、足以扭轉戰局的核子潛艇?書蟲如我,最先想到的...
關於情緒、個性、人格等心理特質是否會遺傳,一直眾說紛紜。近代科學研究顯示,基因與性格之間存有某種關聯性,但後天的影響更大。這不禁讓我想起20世紀最知名的心理學大...
親愛的《科學人》之友,用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科學人》雜誌發行人的身分寫這封信,心情實在複雜。|好漢也提當年勇想當年2002,這本雜誌風...
量子電腦是當今熱門名詞,即便量子電腦仍然在雛型階段,〈第二次量子革命〉卻已經展開,量子電腦的可行性逐漸顯現、量子物聯網將提供更快速而且安全的端點連結以及邊緣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