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正常時序和氣候變化的關係而言,二月是個頗為尷尬的月份。說是春暖花將開,但冬天的涼意未退,樹上新芽也不見吐出,而且大家期待的櫻花還得再等等,只能在冷風中直哆嗦,嘆一聲「二月立春春無影」!但誰知道,忽然...
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感覺要到了農曆新年才算數。但這個年節碰上超強寒流,又有10天長假,校園裡外都空蕩蕩的,彷彿在冬眠,一眼望去感覺更冷了。我依例執行日走至少7000步的強身計畫,一早就加穿了件厚夾...
▲ 利用癲癇病人顱內植入的電極晶片去探測其神經細胞活動的實驗,涉及非常嚴肅的研究倫理議題,必須經國家認可的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後方可進行。目前國內有陽明交通大學的郭文瑞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林...
送走立冬,迎來小雪,但窗外豔陽高照,毫無寒意將至的節氣,傍晚偶爾飄落的小雨,沒有降溫,反增濕熱。氣候變幻莫測,世局也動盪不安。雖然新冠病毒的威脅仍在,但似乎不再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取而代之是大國博弈、通...
一個人的心難測,兩個人互動表現的預測更是難上加難。
從演化的觀點,人類智慧的進展有兩個最基本的動力。一個是探索(exploration)未知,發現預防災難的知識;另一個是深耕(exploitation)累積的知識...
大腦認知地圖的建立,靠的是個體遊走在四方的地標所引發的神經細胞活動彼此呼應而完成的脈絡關係;時間的概念就只能靠當下正在做的事和過去做過類似事件的距離,來覺識時間...
誰能想到蘑菇會彼此放電,產生類似人語的詞彙?而蜜蜂會玩耍自娛,還有左小右大的心理空間數感,更充當起助產士?這些擬人化的答案,都是見證心智能力生物基礎的核心概念。
考古人類學家一直想不透,尼安德塔人在演化的過程上,到底少了哪根筋,使得他們不夠聰明,無法適應一連串天災、地禍、缺糧的災難,終致遭到淘汰。那根筋是什麼?
現代社會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兩大趨勢,嬰幼兒研究尤顯重要。在微觀的研究上,我們有精細的儀器得以準確測量嬰兒的行為和腦神經運作關係,在宏觀層次上則必須從生物演化觀點...
人類文明進展的多樣性和複雜分化,結果是模糊了舊有的概念。
美國南加大一群神經科學家利用擇面照明螢光顯微術,捕捉微小如豆卻透明可見的斑馬魚腦中的突觸變化,展示了神經細胞在學習中為強化記憶而增長、為去除干擾而消除的影像。
這個以機械和數位為介面的資訊交流平台,到底對在平台上活動的人,有哪些「非人」的不良適應?
物理學家看星座,是分析天道的科學;心理學家看星座,是了解人道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