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星期一早晨,我在美國舊金山市中心的席爾斯美食餐廳吃著早餐,悠哉看著櫃檯後方電視螢幕上播放的地方五日天氣預報。畫面下邊有顆開心的小太陽符號表示當天下半天晴,星期三的符號是柔和雲朵外帶幾滴雨,星期四則...
地球大部份的降雨發生在海洋,但海上的閃電卻出奇地罕見,過去幾十年來,科學家都不確定原因。最近一項研究指出,鹽霧(salt spray)可能會阻礙雲內累積產生閃電所需的電荷。暴風雨期間,空中形成的厚雲層...
2億5200萬年前盤古大陸的景象宛如世界末日,西伯利亞已經持續噴發30萬年,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廣達500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可不是座火山,而是一片熾熱翻滾的大陸荒地,散佈閃耀發光的岩石與蒸汽。曾經孕...
如果這些星星沒有排成一列,史上成果最卓越的兩艘太空船將沒有機會發射升空。這裡所說的「星星」其實是行星,也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四顆行星。60年前,這四顆行星緩緩排成一列,前一次則發生在19世紀初傑佛遜(T...
氣象科技的進步,已逐漸能預測並分級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大型風暴來襲的時間與強度,妥善運用就能挽救性命財產並儲存水資源。
海洋鹽霧可能是重要因素。
地球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在地層中留下了警訊,除了小行星撞擊和火山爆發,最關鍵的因素是我們所熟知的二氧化碳。
這兩艘太空船在1977年升空,飛掠太陽系的數顆行星及其衛星,所拍攝的影像改變了我們對行星和衛星的認識。它們接著探測了星際空間,將延續到2030年代才電力耗盡。
台灣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已經打造完成,這艘船將以哪些先進配備帶領台灣的海洋研究乘風破浪?
當所有條件都剛好配合,超大胞風暴(supercell storm)便可迅速橫越北美大平原,它的上部有著明顯的鐵砧狀寬廣結構,而這種風暴可能會產生冰雹、閃電和颶風...
新研究顯示地球自轉速度改變,可能是大氣層積累豐富氧氣的關鍵。
借助地質學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腎臟中的鋸齒狀結石並不是一次形成,而是經過多次溶解和再結晶。
纖維狀鑽石裡的元素可能記錄了岩石圈的變動。
科學家探測海底地殼的新訊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