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龍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陸地上的爬蟲類,但是後來有部份爬蟲類重新回到水中生活,在適應水中環境的過程中,演化出鰭狀的四肢,因此這群爬蟲類稱為蜥鰭類群(sauropterygians),意指長得像蜥蜴而又有鰭狀肢的動物,而貴州龍就是其中之一。陸地上的爬蟲類多為卵生,但是在蜥鰭類群中,卻有胎生的現象。早在1846年德國發掘出的魚龍化石中,就發現有母體懷子的現象,之後在2001年從美國發掘的滄龍化石中,也發現了體內的胚胎,不過這兩種蜥鰭類群動物,前者屬於侏儸紀晚期,後者為白堊紀晚期,距離爬蟲類登上陸地都有一段時間了。而貴州龍的化石屬於三疊紀晚期(比侏儸紀與白堊紀早)的記錄,因此貴州龍體內具有胚胎,意味著蜥鰭類群動物很早就以胎生的方式產下牠們的下一代。
整理研究並發表這些化石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程延年說:「根據這些化石中骨骼的構造分析,貴州龍不像鱷或龜,能夠爬行到陸地上生活或產卵;反而比較接近鯨豚,完全在水域中生活。而這種生物如何成長、覓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地花蜂(Andrena)飛翔於南歐草地上,與平常我們熟知的蜜蜂不一樣,雖然也喜歡在花朵間來回穿梭、採集花粉,卻少了群聚的生活方式。此外,牠們的巢穴也與其他蜜蜂不同,是築在砂質土壤上。情路坎坷故事源自兩...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宣佈課徵碳排放稅每公噸7.62美元,並且將於明年開始徵收,於2022年提高到每公噸38.11美元。德國阿爾斯通鐵路公司發表氫燃料電池動力火車。這款零廢氣...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寒鴉(jackdaw)群飛時會在兩組飛行規則之間轉換,以對抗掠食者。鳥群裡無論有多少隻個體,群飛到冬季棲地時皆有秩序;而為了躲避掠食者而群集的鳥,一開始數量很少時會缺乏組織,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