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放光再破世界紀錄 應用效率更上一層樓-科學人雜誌
有庠科技獎

NIR放光再破世界紀錄
應用效率更上一層樓

2023/08/21 有庠科技獎企劃製作
有庠科技論文獎 - 光電科技

王聖夫
Sheng-Fu Wang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得獎論文:
放光於NIR (II) 區且具>20%量子產率之堆疊鉑金屬錯合物於高效率OLED之應用( Polyatomic molecules with emission quantum yields >20% enable effici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in the NIR(II) window )

可見光OLED 顯示器件的發展已趨成熟,然而,近紅外光NIROLED 器件的發展也逐漸受到學界與產業界的重視,例如:光通訊、光動力療法、生物顯影等。由於受到能隙定律(energy gap law)的影響,近紅外光分子發光效率普遍偏低,故相關應用技術開發受到極大阻礙。

本篇論文從理論基礎思考,透過分子設計,藉由分子間的強作用力達到高效堆疊,藉以延伸激子離域化,並將發光分子氘化,減少碳- 氫鍵的高頻振動,證明新型自組裝鉑金屬錯合物不僅在NIR(II) 區能達到最高激發光量子產率23%,當製作成OLED 器件後,發光波長能延伸到995nm,外部量子效率4.31%,一舉突破研究團隊在2020年840nm 的研究成果,再次刷新自己創下的世界紀錄。王聖夫主導並執行新型分子設計,包括:執行合成路徑可行性分析及鑑定分子結構、提供新分子設計概念,開創使用穩定且價格低廉的三氟乙醯胺(trifluoroacetamide)來合成目標分子,並大幅提升氘化效率,奠定未來工業化量產的基礎。目前在生醫領域已開始應用近紅外光,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可提升光動力療法的有效性。

獲得有庠科技論文獎,王聖夫要特別感謝臺灣大學周必泰教授、清華大學季昀教授,在兩位教授的指導下,才可以達到目前的創新突破成果,他也感謝海洋大學洪文誼教授、國家同步輻射中心莊偉綜博士、蘇州大學廖良生教授在探討應用上協助,同時也感謝實驗室同學的團隊合作。


# 關鍵字:有庠科技獎
更多文章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