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10月猛禽過境屏東縣恆春半島,「數鷹高手」蔡乙榮天未亮就在社頂自然公園的凌霄亭守候,從早上5點半觀察鷹群直到中午12點,吃重的調查工作曾讓他兩個月瘦了七公斤。面對動輒上千隻漫天飛翔的鷹群,他的「鷹眼」不願放過任何一隻鷹。超過30年的歲月,蔡乙榮抬頭望天的時間或許比其他時候都長,動力來自與狩獵者溝通保育觀念:「光是法令很難說服人,從事保育最弱的一環就是,不知道當下還剩多少隻。沒有人可以提供答案,最後只好自己來數數看到底有多少隻,說服自己也說服別人。」
我大學時就讀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從那時起跟著羅浮群與登山社的朋友爬山、露營,因此常戲稱自己念的其實是交大體育學院,主修「校外體育系」;後來又在野鳥社社長拐騙下跟著去賞鳥,甚至開始像「抓寶」一樣瘋狂追尋...
「水泥廠旁邊有一條砂石路,你們就從那裡轉進來,然後看到第一道管制閘門就左轉,開進來就是我們的廠區。」「謝謝田老師,我們到了再通知您。」「請問你們是開一輛白色小車嗎?剛剛從我眼前開過去。請回頭。」「開過...
「動物棲息在哪兒?」是個持續變化的概念,受到文化、教養、環境、從電視上看到的節目的影響。對我來說,這個概念受到我身為生態學家的訓練以及田野經驗拉扯。在1990年代,我牢記保育科學的核心信條: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