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科學視界」導讀活動於5月17日首次舉辦,為了讓各位科學人能更了解雜誌內容,並提供更多的延伸知識,我們邀請了專家學者針對封面故事以及編輯精選的文章進行導讀。讀者不僅能聽到專家們深入淺出的講解,還能直接提問,與專家、讀者同好互動交流。 ▲ 5月號「科學視界」導讀講座由《科學人》內容長陸子鈞主持並引導對談。 ▲ 首場「科學視界」導讀,邀請專家學者與讀者分享文章背後的知識與故事。 本期《科學人》封面故事〈時空久遠,仍有糾纏〉講述吳健雄博士傳奇的研究歷程,我們邀請到台大物理系高涌泉教授,精準扼要地分享吳健雄博士如何透過實驗操作,證明了宇稱不守恆。高涌泉教授僅用40分鐘時間,魔法般地讓物理學麻瓜的我們看懂鏡像世界物理學。而另一篇編輯精選文章〈動物姊妹會〉探討了跨物種動物的共通病症,我們則邀請到身兼獸醫與藥師身分的程若芷醫師,分享與家中寵主共同用藥的可能性:〈毛小孩可以和你共用藥物?〉除了闡述了台灣獸醫用藥時遇到的困境,也提醒民眾給予寵物藥物時的注意事項。 ▲ 高涌泉教授解釋宇稱不守恆並回答聽眾提問。 高涌泉教授從我們熟悉的安培右手定則為楔子,帶出物理學家曾長久以來相信的原則:想像在我們的世界中放置一面鏡子,鏡子另一邊的物理定律必定與我們世界的定律左右對稱。然而吳健雄博士在磁場中的鈷60衰變實驗裡,發現其衰變時釋放的電子傾向往磁場方向逆向釋放──因此在鏡像世界中,磁場方向與電子釋放的方向並非與我們的世界左右對稱。這種弱交互作用力雖如此,但強交互作用力卻又遵守鏡像左右對稱原則,於是我們終於知道宇宙物理現象在鏡像對稱原理方面並不守恆。在講座現場,高涌泉教授也與聽眾朋友分享了他過去在《科學人》雜誌所撰寫的物理學專欄「形上集」〈左與右〉系列文章。 ▲ 台灣少數身兼藥師與獸醫身分的程若芷醫師與內容長陸子鈞對談,並解答聽眾提問。 程若芷醫師(Dr. Jasmine, jas for animal)是具藥師資格的獸醫,專業領域為犬貓救治。程醫師首先簡單說明抗生素因為是針對細菌,可為人畜共同使用;各種疫苗則針對種類繁多的病毒誘發免疫作用,無法通用。而有些寄生蟲用藥,例如犬類的心絲蟲感染藥,則是飼主可為寵物常備的藥物。 當談及台灣動物用藥規範帶來的問題,程醫師語帶不捨表示,救治寵物時因制度問題而無藥可醫的情形已是常態。主要原因之一是台灣的動物藥物管理原則:相對於除了禁用名單中的藥物都可使用的負面表列原則,台灣採正面表列原則,意即只有列入名單的藥物方可使用。另外例如獸醫在台灣法規中不屬於醫師、急救常用藥無法常備,使動物在時間虛耗中送命、藥廠因擔心觸法不敢向獸醫販賣某些藥物等。除了制度面的阻礙,還有特定動物用藥的台灣市場不足以吸引代理商進口等現實利益問題。 雖然推動法案修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飼主們還是能藉由補充對寵物用藥的知識來預防憾事。無論是犬貓或特殊寵物,實際病情並非透過寵物外在行為就能輕易判斷,動物的生理與人類不盡相同,適用的藥物和劑量也隨個體狀況有大幅差異,千萬不可拿人類成藥餵食家中寵物。寵物身體出狀況時,最保險的還是去看獸醫,接受專業檢查。 ▲ 線上/線下觀眾除了對於用藥問題提問踴躍,也想多了解各種動物習性。 「科學視界」是《科學人》雜誌紙本、電子訂戶專享活動,將持續於每月舉辦,由專家學者導讀當月文章、跨界對談,更期待各位科學人共襄盛舉,擦出知識的火花。 下期6月號的導讀講座將以「從數感到數學」為題,邀請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嫻教授以及數學系、師資培育中心與文學院學士班合聘教授單維彰教授,為大家進行精采的導讀。除了線下的現場講座,也開放線上直播,歡迎訂戶踴躍報名:https://lihi3.cc/DIlfV
《科學人》雜誌2023年6月號,為了讓大眾更親近數字的奧妙,特別推出了「從數感到數學」主題導讀活動。我們邀請了一位數學家和一位認知神經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探索數感與虛數的奧秘,並探討數學學習的相關議題。...
《科學人》雜誌「科學視界」導讀活動於5月17日首次舉辦,為了讓各位科學人能更了解雜誌內容,並提供更多的延伸知識,我們邀請了專家學者針對封面故事以及編輯精選的文章進行導讀。讀者不僅能聽到專家們深入淺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