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比誰能頂住壓力茁壯生長,微生物肯定比人類強太多。去年12月《天文生物學》一項研究顯示,常出現在腐肉中的肉桿菌屬(Carnobacterium)可在差異極大的壓力下(從稀薄大氣低壓到可粉身碎骨的深海高壓)分裂複製。研究人員指出,地球上沒有其他生物具有如此適應力,肉桿菌的韌性顯示它們或許可在太陽系裡完全不同的環境下生存。
之前研究發現肉桿菌能在高壓和低壓下繁茂生長,於是美國弗羅里達大學微生物學家尼柯森(Wayne Nicholson)系統化檢查14個肉桿菌菌株在各種壓力條件下的反應。研究團隊除了用肉品菌種(包括海鮮、雞肉和波隆納香腸)外,還納入來自西伯利亞永凍土、南極湖泊和北太平洋阿留申海溝的菌株。
尼柯森等人在實驗室裡讓每個菌株暴露在地球海平面0.01~100倍的壓力下,它們分別與火星表面和木衛二液態水海洋裡的壓力相當。研究人員發現,11個菌株在所有測試的壓力下都能夠生長。尼柯森說,過去很少有研究關注微生物在不同壓力範圍下的耐受程度,這項結果讓人驚訝,因為多數生物對壓力都很敏感,「人類登上聖母峰就感到呼吸困難,而那裡的氣壓只有海平面的30%。」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西班牙國家航太科技中心天文生物學家葛梅茲-葛梅茲(Felipe Gomez Gomez)評論,雖然過去研究顯示別種細菌在高壓下存活良好,但此研究新穎之處在於,顯示出相同的肉桿菌能承受各種壓力變化,「這差異範圍才是挑戰。」肉桿菌的壓力耐受力意味理論上也能存活在不同深度的外星海洋,「這在天文生物學領域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