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從地質學的角度出發,行星科學家認為火星早已死寂。火星比地球小,在形成之後會比較快冷卻。火星上的火山活動曾經相當活躍。科學家認為,當火星內部溫度逐漸降低時,產生巨大火山和「火星地震」的這類大規模地質活動也會隨之減少。
然而,新的發現否定了這種想法。碰巧的是,火星其實尚未完全死寂。科學家發現火星在近幾段地質時期,有一大片區域發生過地震,甚至有微弱的火山活動,顯然地表之下正醞釀某些事。但那究竟是什麼呢?有行星科學家團隊研究了幾項火星探測任務的數據後,得出驚人的結論:在火星地函中上升的熱物質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塔狀結構,從下向上推擠地殼,使地表產生裂縫與地質活動。這稱為地函熱柱(mantle plume)的構造,可能是火星內部相對較新的特徵,在地球上也有類似例子。地函熱柱甚至可能對火星上、或更準確說是對存在於火星內部的生命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