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美國各地遭遇大約4000萬次雷擊。可怕的是,這種自然現象是隨機的,而人們的對策主要是靠一項近300年歷史的技術:避雷針。不過有個研究團隊目前正在探索一項更符合21世紀的解決方案:雷射光束。
18世紀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發明的避雷針能有效保護建築物,但是要防護更大面積的土地或不斷增建的設施(例如風力發電場、機場和火箭發射台)則力有未逮。因此一群科學家在瑞士山頂測試以高功率雷射來引導雷擊,研究成果發表於今年1月的《自然.光子學》。研究團隊表示,這項「雷射避雷針」技術有朝一日能讓雷擊偏斜,避開重要的大規模基礎建設。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光學科學家莫洛尼(Jerry Moloney)是這項雷射應用的早期先驅,他評論:「他們所做的研究讓人印象深刻。雷射避雷針是相當複雜的裝置。」
閃電之所以形成,是雲內的水滴和冰晶因摩擦而產生靜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