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無聲並非勝有聲—消逝中的昆蟲-科學人雜誌
知識搖籃

此時無聲並非勝有聲—消逝中的昆蟲

2023-05-01 黃貞祥
▲ 圖源:台灣商務

小檔案

█書名:《寂靜的地球:工業化、人口爆炸與氣候變遷,昆蟲消失如何瓦解人類社會?》

█作者:古爾森(Dave Goulson)

█譯者:盧相如

在我們的居家環境中,最不希望看到活的生物大概就是昆蟲,尤其是俗稱小強的蟑螂和惱人的蚊子;而在農田中最不歡迎的動物,昆蟲大概也居首吧?

所以如果對大眾宣揚,我們應該重視昆蟲的保育,因為許多昆蟲已經面臨重大的生死存亡危機,恐怕許多人會覺得莫名其妙吧?

老實說,我也極度厭惡蟑螂和蚊子,甚至身受其害感染過登革熱,有時甚至衷心期盼蟑螂和蚊子全都絕種。可是別忘了,昆蟲是地球上物種數量最多的動物。昆蟲的多樣性,對生態環境也至關緊要。就因為少數幾種與人類福祉背道而馳的昆蟲,使得所有的昆蟲不僅不受到關注,連牠們遭受危機之時也得不到同情,還有許多人為牠們所面臨的生存問題感到幸災樂禍,甚至想要落井下石。

人類文明仰賴於自然界的昆蟲朋友

就在昆蟲存亡之秋的寂寞中,還是有識之士力排眾議地為牠們發聲——英國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戴夫.古爾森(Dave Goulson)在《寂靜的地球:工業化、人口爆炸與氣候變遷,昆蟲消失如何瓦解人類社會?》(Silent Earth: Averting the Insect Apocalypse)主張,人類正走向一場環保的末日決戰,如果大多數昆蟲滅絕,一切人類文明都將分崩離析。

《寂靜的地球》分為五個部分,共21章。每一章都精悍短小,讀起來輕鬆愉快,古爾森並在許多章節末順便介紹了一些有趣的昆蟲,例如貯存大量蜜在體內的蜜罐蟻、尾部能噴出有毒苯酚的炮衷甲、有兩個陰莖的剪刀蟲等等。他首先告訴我們昆蟲為何重要?做為多樣性最高的一類動物,昆蟲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了各種重要的角色:首先,昆蟲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清除者,牠們會食用腐爛的植物和動物,使其參與各種養份的循環;另外,雖然在大多數人類文化中並不常見以昆蟲為食物,可是我們食用的許多動物是以昆蟲為食的;最後,許多蔬果需要靠各種昆蟲授粉,如果牠們全都滅絕,我們的超市可能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加工食品。

我們可能正面臨大規模衰退的生物多樣性

對於當今是否存在大規模、快速的生物滅絕,仍然有許多可討論之處。如果昆蟲也存在重大危機,古爾森理當也該提出證據來說服眾人……


# 關鍵字:知識搖籃
更多文章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