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片拍攝到一隻長指的狐猴(lemur)在挖鼻孔,還把黏液吃掉了。
研究人員說,牠是美國杜克狐猴中心名叫卡里(Kali)的指猴(aye-aye),現在有幸成為第一隻留下挖鼻孔記錄的指猴。更有意思的是,卡里是以指猴怪異的長中指獲得這份殊榮;若牠把長中指完全放入鼻子,會一路伸進喉嚨。瑞士伯恩大學演化生物學家兼伯恩自然史博物館哺乳動物研究員法柏(Anne-Claire Fabre)說:「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她和同事在去年10月的《動物學期刊》發表此一發現。
法柏研究狐猴的抓握能力時,碰巧拍攝到卡里正在「挖金礦」。她的團隊隨即在文獻中搜尋其他靈長類挖鼻孔的例子,結果發現除了指猴外,至少還有11個物種也有此習慣,包括黑猩猩、大猩猩、卡布欽猴(capuchin monkey)和人類。調查發現,挖鼻孔是我們人類極為常見的行為,幾乎所有受訪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承認私下會這麼做。
但挖鼻孔冠軍得主仍非指猴莫屬。指猴細長的中指超過7.5公分,牠們會用這奇怪的手指快速敲擊木頭,每秒至少七下,再用類似蝙蝠的耳朵聆聽木頭內空隙(昆蟲啃出的隧道)的聲音。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生物學家哈茲東-羅斯(Adam Hartstone-Rose)表示,牠們聽完就會在腦海中描繪這些隧道的位置、在其交叉處咬洞,並把中指伸進去拉出幼蟲。他說,雖然各種動物的手指幾乎都有如門鉸鏈般可前後彎曲的屈戌關節(hinge joint),指猴的中指卻有可前後左右旋轉的球窩(ball-and-socket)關節,像人類的肩膀一樣。
某些研究人員推測,挖鼻孔或許能為免疫系統帶來優勢或其他好處,儘管法柏認為並沒有充份的科學證據支持此論點。但一般而言,靈長類擅於運用手指,哈茲東-羅斯表示,牠們會挑掉寄生蟲、摳掉結痂、不顧醫學建議地用棉花棒掏耳朵,還經常靈巧地替自己和別人梳理毛髮。
哈茲東-羅斯評論:「我想,手指可以做到那種在木頭內令人歎為觀止的『釣魚』行為。也正因為手指演化出如此的結構和靈敏度,基本上是能做出其他噁心的動作。」
(影像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zeh3Gd_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