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死亡懸案-科學人雜誌
科學人新聞

紅樹林死亡懸案

2023-01-01 湯普森(Joanna Thompson)
科學家發現,原來是月球惹的禍。
▲ 關乎生存:紅樹林植物海茄冬對水位變化很敏感。(圖源:Gary Bell/Oceanwide/Minden Pictures)

這件怪事一開始發生在2015年,當時,澳洲北部喀本塔利亞灣(Gulf of Carpentaria)沿岸有將近10%看似健康的紅樹林突然死亡。起初,科學家把此關鍵生態系的大面積死亡事件完全歸咎於異常強烈的聖嬰(El Nino)現象,那種氣候模式會週期性地從西太平洋吸走海水而降低當地潮汐。

但發表在2022年9月《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顯示,聖嬰現象另有一神秘幫凶:月球。

研究人員分析30多年澳洲的國家衛星數據以鎖定嫌犯。論文第一作者、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生物地理學家聖帝蘭(Neil Saintilan)說:「這是最驚人的一組數據。」他們很快發現有一種模式:每18~19年,喀本塔利亞灣沿岸的紅樹林植被會明顯變得稀疏,然後在幾年內回復正常。每次這樣大面積死亡約九年之後,紅樹林樹冠就變得特別茂密。

這種規律性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重要線索。聖帝蘭說:「大自然通常毫無秩序可言。如果有什麼超級規律的事物,很可能是某種軌道週期。」英國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的威爾梅斯(Sophie Wilmes)研究潮汐的氣候動力學,未參與上述研究,她評論:「這18.6年的週期基本上是由我們稱為月球軌道的『擺動』(wobble)所驅動的。」

月球引力影響著世界各地每天的海洋潮汐。隨月球軌道振盪或擺動,在這18.6年期間,某些地方會產生規律、持續的異常高潮或低潮。這種影響在喀本塔利亞灣特別強烈;由於它離赤道較近以及澳洲海岸線形狀的關係,低潮水位平均會下降40公分。

確實,研究人員發現到,澳洲2015年紅樹林大面積死亡的時間點就在前一次事件的18.5年後。加上2015年的聖嬰現象,當地紅樹林植物遭遇了低潮的雙重災難:聖嬰現象使水位再多下降40公分,這對於親水的紅樹林來說是致命打擊。

儘管月球擺動的軌道力學已有廣泛研究,但威爾梅斯評論:「並沒有很多研究關注它對生態方面的影響,因此這真的是一篇非常酷的論文。」

未來聖帝蘭的團隊希望了解,這樣的現象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地區的紅樹林。他們也想研究,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將如何改變相關的大自然生態模式。

適度的海平面上升或許可以緩解一些潮汐下降的狀況,有助於保護紅樹林,但上升太多又可能在週期的最高潮點淹死植株。聖帝蘭說:「我們也許能預測,何時或是否會看見紅樹林如何因應一些重大困境。」


# 關鍵字:科學人新聞生態學
更多文章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