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大廠AMD(超微半導體)15日以資料中心為主題,舉辦「AMD Datacenter Solutions Day」。AMD台灣區資深業務副總林建誠在演講上表示,在過去幾年間,AMD在高速運算的產品上一直都維持領先狀態,並直言「(AMD)在過去幾年特色,就是產品都能如期推出。」
▲ (圖片來源:AMD)
彎道超車英特爾,攜手台積電是最大關鍵
在AMD踏入資料中心領域前,市場上最重要的玩家就是市占率曾高達九成的英特爾(Intel)。然而,隨著英特爾Intel7製程技術卡關,最新的資料中心處理器產品「sapphire rapids」被迫暫緩出貨,給了後起之秀的AMD彎道超車的機會。
AMD於2021年3月推出首度採用Zen4架構的Epyc系列第三代處理器「Milan」之後,Epyc第三代家族的Milan-X也在今年推出,採用的皆為台積電7奈米製程,排除了英特爾因製程卡關而延遲出貨的問題。產品的準時交付以及性能的提升,帶給AMD營收躍升的動能。也就不難理解,為何AMD第二季的資料中心業務營收,年增率會高達83%。
▲ AMD 2022Q2財報 (圖片來源:AMD)
而在15日的展會上,林建誠也提及了將在今年底發表的EPYC第四代處理器「Genoa」,搭載的是台積電的5奈米先進製程。AMD在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決定拆出格羅方芯(Global Foundries),並轉與台積電攜手後,雙方魚幫水、水幫魚,在產品的革新上幾乎都能如期推出。
此外,林建誠也在本次的展會上,揭露EPYC系列未來的路徑圖,其中和Genoa同為第四代家族的「Bergamo」將會在2023上半年問世,主要是用於大型資料中心;「Genoa-X」則是以更技術型的運算目的為主;「Siena」則會以邊緣運算、低功耗的應用為主。
▲ (圖片來源:數位時代/邱品蓉 攝)
而在GPU方面,在今年初時,AMD也才剛推出資料中心Instinct MI200系列。林建誠表示:「MI200讓我們變得很有競爭力,在速度上大幅領先。」另外,AMD也正積極研發全球首款資料中心APU,並採用Zen 4架構的MI300 GPU。
▲ (圖片來源:數位時代/邱品蓉 攝)
併購賽靈思兩大優勢:客戶、深化合作
而在影像處理的部分,AMD也藉由併購賽靈思(Xilinx)來完整產品組合。林建誠說:「賽靈思在影像、聲音處理上,可以比GPU快五到十倍。而賽靈思加入後,也讓我們AI(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變得更完整。」
不僅如此,林建誠還總結出併購賽靈思後的兩大優點:更廣闊的客戶市場、與客戶更深化的合作關係,「例如在自駕車領域,賽靈思可以補足我們在先進駕駛系統的不足,也讓我們能更深的涉入諸如汽車、航太、國防、物聯網和醫療影像等領域。」
因應淨零碳排,AMD望翻轉資料中心吃電污名
最後,隨著資料中心的巨大碳排量為各界所詬病,林建誠也在大會上,再次強調了AMD的承諾:「2025前,高速運算、AI每瓦效能要提升三十倍。」呼應了當前世界各大企業對淨零碳排趨勢的要求。
事實上,在14日國際半導體展的會場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對於半導體產業在節能的影響上提出看法。劉德音指出,目前5奈米的晶片功耗僅為28奈米的7%,還能省下83%的電力。意味著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不斷進化的情況下,對於降低碳排能有實質幫助。
▲ (圖片來源:AMD)
而作為AMD的重要供應商,台積電同時也是AMD的最大客戶。林建誠說:「台積電導入AMD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後,能用更少的伺服器達成內部需求。」而最需要大量資訊運轉傳輸的台積電研發部門,目前也已採用了AMD在資料中心的解決方案。台積電高效能運算業務開發處長李玉君也在接下來的演說中證實:「我們也是客戶!」
■ 本文經合作媒體「數位時代」授權使用
【數位時代延伸閱讀】
- AMD拿下Meta晶片大單、助力打造元宇宙!第四代EPYC伺服器明年量產
- 資料中心是吃電大怪獸!未來占全球8%用電,微軟憑什麼敢說「8年後實現負碳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