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與影視製作的跨域結合,由科技部所補助指導的《動感科技-機器人》與《3DPrinting:列印未來進行式》兩部科普作品,是由蔣時盛導演與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合作,今年則再與成功大學一同製作《看不見的V世界》,於民視「科學再發現」頻道播出。透過引人入勝的科普影片,讓合作教授畢生的學術研究成果,展現在社會大眾面前。
結合專長以機器人科普做為第一步
2006年時蔣時盛經由電視台節目參與了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部前身)「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後來創立「環影製作有限公司」,結合他大專時就讀機械工程科的背景,發掘時下最熱門的機器人科學,與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林其禹合作, 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完成《動感科技-機器人》科普影集,共拍攝13集,內容囊括工業機器人、導覽機器人、保全機器人、醫療照護機器人、微型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特殊功能機器人,是第一部最完整的機器人研究科學紀錄影片。
遠赴國外取材 豐富科普視野
2017年時,環影製作公司與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鄭正元合作製作「3DPrinting:列印未來進行式」科普節目,並設計以行腳節目的型態,由主持人走訪國內3D列印技術專家,甚至遠赴荷蘭拍攝3D列印的食物、建築和汽車等。籌劃期間也透過科技部聯繫駐外人員協助,讓團隊能夠順利拍攝,與台灣觀眾分享國際3D列印技術。節目先後在台視、民視及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不僅獲得好評,也獲得2019年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的入圍肯定。蔣時盛表示,科普節目在各類型節目中實屬小眾,即使國外科學頻道都難以有高收視率,但「3DPrinting:列印未來進行式」在科技部推廣之下,收視率平均可達到0.2%,在科學類節目中有著相當高的收視率,平均高過國外科學頻道,獲得大量觀眾的喜愛。在科技部的經費補助以及許多拍攝上的實質協助,促成環影公司持續產出優質科普節目。
轉換生技領域 病毒科普影片即將開播
環影公司與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王貞仁教授合作籌劃的新科普影片《看不見的V世界》,經過兩年在疫情中的辛苦製作,即將於今年(2022年)公開,內容介紹曾讓台灣陷入危機的病毒,包括禽流感狂犬病、腸病毒、H1N1流感病毒、登革熱、諾羅病毒等,以及目前仍持續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蔣時盛希望把王貞仁畢生投入的病毒研究成果,透過科普影片與社會大眾分享,未來也將繼續保持對科學的熱忱,持續尋找新題材,為科普推廣共同努力。

更多科學節目訊息請見下方連結:
科技部《科普新視界》
Youtube
民視《科學再發現》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