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大流行除了改變學習的樣貌,也加速了線上或混成學習(blending learning,結合傳統面對面教學與線上課程)的進展。台灣師範大學團隊開發10年的「雲端互動教室」(CloudClassRoom, CCR,http://ccr.tw)即是很好的實體與線上皆適用的平台。CCR是一個跨平台的即時問答系統,適用於各項支持網際網路的設備,採用HTML5網頁型式,不需進一步安裝應用程式。目前已有大約11萬名教師和學生在此註冊,進行了超過77萬次課堂活動。
CCR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提供自動化且簡易使用的分組機制,先把學生在問答題上的答案分類,再根據分類協助教師把學生分成同質性或異質性小組,接著進行討論;也能配合各式教學策略選擇提問要素、分組方式、小組人數等,大幅降低人工分組所需的時間。
CCR或類似的學習平台若持續發展,20年後的「課堂」學習樣貌,可能將是以下情景:「這幾天新聞播報的議題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但我還不夠理解……。」阿達滑開手機,熟練開啟CCR。看著教室列表,已經有系統自動開設關於這個議題的學習教室了,阿達不用花時間搜尋。進入教室後,阿達讓系統掃描他的臉,辨識他對於觸及這個議題所引發的情緒,以及細部的生理狀況,系統根據掃描結果,選擇了符合阿達學習目標和適合他的學習途徑與內容。線上AI機器人是阿達的好夥伴,會針對阿達的回答即時給予適當回饋,也可以相互討論想法。當阿達喜歡的老師進行教學直播時,AI也會提醒阿達參與。「嗡!嗡!嗡!」這是即時對戰系統開啟的提示音!此系統是一款以時下熱門的數個議題為主題的線上遊戲。遊戲以動畫為主,在擬真的畫面中可進行個人或團體模式的搶答或模擬操作。CCR讓阿達能更了解各式議題、促進思考、發揮所學,還能跟同儕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多元能力!
未來的CCR,除了精進AI技術,希冀將納入並整合腦波、眼動,甚至基因等資訊,以促進適性化學習。
20年前,我擔任台積電的首任技術長。彼時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是130奈米(nm),台灣還落在美國、日本之後。當時一般認為「製造是傳統工業,代工非尖端產業,不屬於政府優先輔助目標。」經過20年競逐,台...
有時候,小朋友做出一些自我中心的舉動,在大人看來確實很可愛,但父母的教養風格不同,可能讓孩子出現自信或自戀的差異。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與烏特列茲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度對於兒童強烈優越感的起因進行長期追蹤研究...
公元前380年代間,柏拉圖於雅典設立「學院」(the Academy),吸引了希臘有志青年前往學習哲學、倫理、政治等學問。據說當時柏拉圖學院門口刻有「不懂幾何者勿入」的警語。不論此說是否屬實,柏拉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