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行政院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科技部結合環保署、交通部、經濟部及內政部,跨部會共同執行「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以強化地震、水資源、空氣品質與防救災四大領域數位治理,提供民眾即時環境監測資料,同時活絡台灣資通訊產業的發展。蔡英文總統關心計畫執行狀況,特於今(31)日參觀民生公共物聯網特展,並出席民生公共物聯網海纜觀測系統啟用典禮。
總統肯定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執行成果
典禮上,蔡英文總統對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成果表示肯定,樂見物聯網資料開放、民間應用與國際市場的開拓,期許台灣善用科技面對環境風險。也感謝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所建置的海纜觀測系統,大幅提升地震及海嘯的預警效率,對未來可能的地震做好準備。
科技部吳政忠部長致詞時則表示,本計畫為台灣的數位建設與創新經濟打下基礎,是應用前瞻科技,帶動國家產業競爭力的範例,感謝參與部會和民間產業的共同努力。
科技部展出地震體驗屋及防災決策圖台
科技部在本次特展中,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首度公開最新研發的「複合式地震速報地震體驗屋3.0」,透過動畫、智慧產品連動,搭配真實地震波輸入的震動模擬,幫助民眾加強地震預警的觀念與地震防災的重要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則展出「防災決策圖台」,現場模擬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PWS)發布的地震簡訊速報,提醒民眾應從日常生活中隨時準備緊急避難包,當遇到災害時可以即時應變。
《在萬物相聯中對話-民生公共物聯網特展》展出至明(110)年5月9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西側特展區,與地震、水資源、空氣品質、防救災來一場對話練習,展覽相關資訊請洽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官網:https://www.ntsec.gov.tw。
依循「科學技術基本法」的規定,四年一度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全科會)即將在12月21日到23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邀請產學研各界代表齊聚一堂,以國家科技施政的角度,從多元面向進行意見交流,共同擘...
雙原子碳 (Free C2) 是自然界中比較不穩定的分子,一般僅能在燭光中藍色火焰或宇宙星際中才能觀察到它的存在。相較於穩定存在的雙原子分子如氧氣(O2)和氮氣(N2),科學家較無法掌握其化學和物理性...
中央研究院今(2020)年1月20日於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之下成立「空氣品質專題中心」及「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讓環境變遷研究更能回應社會關切議題。廖俊智院長出席中心啟動典禮時強調:中研院不僅要從事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