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紐約市區,重型設備秘密送達華倫街和百老匯大道上的服飾店Devlin&Co.。到了深夜,金屬棒會從地面下方某處定期刺穿路基。此處正在進行一項宏大的秘密計畫,主事者的夢想將澈底改造城市生活。
馬車交通阻塞了這座城市。1869年紐約容納了近百萬人,一如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所述:「大街上滿是污穢、有損健康、慢性致死的灰塵」,其中大多來自乾馬糞。大約在這25年前,年僅20歲便與合夥人共同收購SA的比奇(Alfred Ely Beach)有個願景:使交通順暢並淨化空氣。
SA總編輯比奇的另一身分是傑出的發明家,1867年他在美國學院博覽會中展示了一輛於通道內運行的地上氣動火車,深受遊客喜愛。英國倫敦以氣送管來傳送郵件,後來SA在文章中構思:「如果郵件可透過氣送管來吹送,何不把人包裹在車裡輸送呢?」比奇也發表了一款短圓柱狀的掘進機設計。機器以鐵和木材製成,直徑2.7公尺,由水力驅動,向前撞擊便能挖掘出圓形的地下通道。他已備足一切,計畫打造出乾淨、擁有現代化運輸系統的曼哈頓,唯獨尚未取得建造許可。
當時紐約的政商皆由因貪腐而臭名昭彰的「老闆」特韋德(William "Boss" Tweed)所掌控,他進行許多非法活動,包括從紐約的蒸汽動力火車和公共馬車的路線收取回扣。比奇設法避開特韋德的注意,獲得了建造地下小型氣送管來傳送郵件的許可,隨後暗中經由一項修正案,建造一條表面上可容納較小型氣送管的單一大型氣送管。
比奇在SA工作的期間,也負責監管一間版權代理公司。這間公司經營有成,比奇也因此賺了錢,接著他投入了35萬美元,於是這項建造計畫悄悄在繁華的百老匯大道下方6.4公尺處進行。工人使用掘進機每挖掘60公分便同時補強剛露出的壁面。工程作業人員會定期把一根金屬棒刺穿土層到達上方路面,以確認他們挖掘的路徑正確。
不過,秘密在紐約市很難守得住,有關這項計畫的消息開始走漏。1870年2月26日,開挖不到兩個月,比奇公開了「比奇氣動運輸工具」(Beach Pneumatic Transit)完工的原型。議員、學者和媒體人士走進鄰近一家商店的地下室,然後進入一座嶄新的地下火車站。SA在隨後的報導指出,訪客看到的不是「潮濕且昏暗的地窖,而是寬敞、通風又舒適的公寓」。那裡甚至還有一座噴泉,隧道則用白磚砌成,彷彿是為了凸顯乾淨清潔。
開放參觀後的第二天,《紐約時報》寫道:「必須說,每位訪客都感到驚喜……原先想在這項計畫中找出科學缺陷的人,看到完備的機械、可靠的施工和安全的運行設備,便啞口無言了。」
3月1日,氣動火車向大眾開放,好奇的人可支付25美分搭乘。車站後方安裝了一部巨大的100馬力風扇,推送車廂在軌道上運行(軌道約90公尺,包括一個轉彎),送達下一站也是唯一的一站。接著工程師反轉風扇以產生負壓,把火車拉回起點。一輛圓柱車廂緩慢前行,與隧道壁面只有3.8公分的間隙。車廂內裝豪華,裝設了明亮的氧化鋯燈以及可容納18人的座椅。在接下來幾個月,有好幾千名顧客享受了這趟愉悅的搭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