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驗假威士忌-科學人雜誌
食品科學

查驗假威士忌

2019-01-01 勞森(Lucas Laursen)
科學家已發展出數種方法來偵測假酒和假食品。


2017年,英國威士忌拍賣商葛蘭姆-約爾(Isabel Graham-Yooll)在倫敦檢驗一位賣家的收藏品,發現有些酒的色澤略有色差,而且其中幾瓶還盛裝得太滿。她打電話給警方,賣家因詐欺而遭到逮捕。當這個案子進到法庭,檢察官不僅可以仰賴葛蘭姆-約爾對威士忌的了解,新興的實驗室技術也有助於識別有問題的酒。


偵測假食品的科學正處於萌芽階段。威士忌研究人員位居先鋒,烈酒成份特殊,是便於檢測的食品。烈酒主要由水和大麥等穀物製成,釀造過程會產生獨特的化學和生物特徵。威士忌存放在木桶裡的階段,有助於醞釀金黃色澤和獨特香氣。英國愛丁堡蘇格蘭威士忌研究所(SWRI)的分析服務經理哈里森(Shona Harrison)說:「如果新的測試技術對威士忌有效,便可以確定對其他烈酒也會有效。」哈里森的工作主要由幾家酒廠共同資助。


哈里森和研究人員正從多方面著手打擊假食品,方法包括了監測全球貿易資料到發展實驗室偵測工具,應用於食品領域。


假食品通常跟特定商品的需求量暴增有關,例如冒牌的蘇格蘭威士忌猖獗,因為合法的供貨量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還有過去幾年,紐西蘭麥蘆卡蜂蜜也有同樣情況,市場上便出現大量的偽造麥蘆卡蜂蜜。


把低檔的威士忌、蜂蜜或其他食品混充成高檔商品,主要傷害的是擁有高檔品牌的商家。可是當造假者以假貨取代消費者認為自己購買的商品,就可能使人生病甚至死亡。2017年印度發生了這種情況,黑市販售的假酒造成六人因甲醇中毒而死亡、30人生病。假食品的運送也有利可圖,罪犯藉由運送假貨收取數萬美元,就算遭逮捕,判決也比運送非法毒品為輕。


檢測店家販售的不良次級商品,可能為時已晚。因此,德國巴伐利亞健康與食品安全局的食品技術專家弗哈倫(Katharina Verhaelen)等人開發按月監控該國食品進口資料的軟體,標示出食品數量或價格的可疑變化。根據弗哈倫團隊發表於2018年12月《食品控制》(Food Control)的論文,這套軟體能幫忙辨識出價格大幅變動的榛果。


研究人員也使用媒體報導來協助偵測並追蹤造假的食物。在一篇發表於2018年6月《食品控制》的論文,荷蘭瓦荷寧罕大學的食品供應鏈研究員布澤布拉克(Yamine Bouzembrak)等人採用公共健康警報計畫「醫療資訊系統」(MedISys),該系統會掃描線上新聞並記錄潛在的食品污染案例,他們使用這套系統來找出食品造假案件。布澤布拉克表示,2017年9月底,他們確認了5174件食品造假事件,並且打算與好幾位歐洲食品專家於2018年11月在法國南特舉辦的食品誠信研討會中見面。他們計畫討論如何把最新的食品監測工具MedISys-FF整合到食品污染的早期警示系統。


在開發出的市售造假食品監測方法中,用於檢測的商業技術已達到分子層級。在2017年一場研討會上,哈里森聽聞一種可攜式光譜儀,光穿透液體後會散射成不同波長的光,測量不同波長的光強度,可識別液體內化合物的成份。客製化的儀器能讓受過基本訓練的使用者測量葡萄酒中的微量糖份,好為葡萄酒驗明正身。哈里森發現,這項儀器也可以用來分析威士忌的化學特性、區辨真偽,可省去笨重的實驗室設備。哈里森所屬的SWRI購買了一台可攜式光譜儀,強化目前的分析能力。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化學家艾里斯(David Ellis)等人與SWRI研究人員合作,正在開發其他光譜方法來分析蘇格蘭威士忌。艾里斯表示,威士忌製造商和經銷商「目前似乎對『光穿透瓶身』的方法特別感興趣。」有朝一日,這項技術或許能讓所有人都能快速掃視瓶身,以決定是否把酒送到威士忌相關機構進行全面分析,或是可以安心買下好好享用。


更多文章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