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煜棋
第十屆有庠科技講座
資通訊科技得主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曾煜棋為行動通訊、無線網路及分散式系統等研究領域的佼佼者,也是第10屆(2012年)有庠科技講座的資通訊科技領域得獎人。他是全球第一位發現無線網路「廣播風暴」的學者,此關鍵性發現已廣泛應用於隨意網路、感測網路和車載網路等領域。他早於2000年即提出「位置相關服務」的概念,目前他正致力於將室外定位延伸至室內定位相關技術開發。目前,曾煜棋率領的研究團隊持續進行資訊、通訊、感知領域的跨界整合,希望未來能將研究結果實際應用於商業上。
5G研究 加速物聯網應用與發展
5G行動通訊標準的制訂,為近來無線通訊領域最熱門的研究主題,對5G通訊技術的要求是希望能達到行動寬頻傳輸速率更快速、通訊時間低延遲的目標。所謂低時間延遲,指物聯網資料從A點傳輸至B點時,必須在1毫秒(ms)內完成,讓電腦與人腦一樣反應快速。但要達到此目標,需要有全新的網路架構,並且能夠同時支撐萬個物聯網節點在一個高密度的空間。
曾煜棋提到,物聯網應分為三大層次。第一,前端應設置大量感測器,仿效人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五種感官,讓物聯網像人類一樣的感知能力。第二,前端感測器蒐集到的資料要快速傳輸到後端電腦,中間應有敏捷的聯網網路。第三,後端電腦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可快速判斷、分析感測器蒐集到的原始資料,然後做出類似人腦的敏捷決策及動作。
目前,曾煜棋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從事「第三隻眼」的研究,他期盼能夠突破人類視覺上的限制,透過AI技術整合後,對外在環境將有更豐富的認知與感受,其研究結果未來可運用於機器人、車聯網等領域。
此外,他也協助科技部推動5G、穿戴式裝置等兩項大型研究專案,自2012年迄今,已補助40個以上學術團隊投入研究,不但有助於培育資訊人才,對產業能量提升也有重大影響。
鼓勵學生 發揮創意與想像力
2012年,曾煜棋獲頒第十屆有庠科技獎。他認為,得獎並非個人榮耀,而是團隊成就,領導者必需珍視研究團隊成員,提供團隊成員遠見和視野,透過教學相長,師生彼此互相學習,培養團隊發展高度競爭力,目前他己經培育出200位以上研究生。
曾煜棋曾擔任交大資訊學院院長6年,在教學上不僅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與想像力,在研究上也勉勵學生多發言、挑戰未知事物、勇於發問、多參與討論,積極融入研究團隊中。
程式設計 未來世代基本能力
致力於無線通訊及網路研究逾20載,曾煜棋深感程式設計與資訊能力應列為人生必修課,成為年輕人未來生活的基本能力。資訊教育除了應從小開始扎根外,交大也設立「微學分課程」,鼓勵非資工系所學生選修,以累積資訊科技能力,有助於未來跨領域工作。
現任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科技部「前瞻通訊網路技術開發與應用計畫」推動辦公室主持人
研究專長
平行處理、無線網路、行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