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灌溉古農業-科學人雜誌
考古學

聖嬰現象灌溉古農業

2021-02-01 薩普利亞(Lakshmi Supriya)
2000年前,秘魯農民就已懂得大規模利用洪水。
▲防範未然:在秘魯沿海沙漠平原附近,藉由聖嬰現象帶來的水和沉積物質而復萌的現代田野一隅(1)。古代田野航照圖和渠道景觀(2、3)。


秘魯北部海岸是全世界最乾燥的沙漠之一,除了聖嬰現象引發的洪水泛濫時。來自附近安地斯山麓的雨水順流而下湧向乾涸溝谷,往往會沖毀沙漠裡少數河流沉積平原上的田地。長期以來,秘魯太平洋大學的考古學家克拉曼尼卡(Ari Caramanica)對於這片沿海沙漠平原上縱橫交錯、長直形的古代「人造結構」很感興趣。最早,克拉曼尼卡是在1940年代的照片注意到這些奇特的線條。現在她和同事表示,在西班牙統治前的時代,農民為了要在充滿挑戰的環境生存和繁盛,便建造出一種可靈活運用的複雜渠道系統,通常引入河水,但是聖嬰現象發生時也能引導洪水。


聖嬰現象發生的週期約6~20年不等,難以預測。但克拉曼尼卡團隊的最新研究顯示,公元1~1476年的農民曾為此加以防範。研究人員檢視沿海沙漠平原的考古記錄,並製作圖表說明這些農民如何受益於聖嬰現象造成的洪水;此項研究發表在去年9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


# 關鍵字:考古學科學人新聞祕魯聖嬰
更多文章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