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的來源
目前對大多數口臭的基本成因知道得還蠻清楚。根據比利時天主教荷語魯汶大學的凡史汀柏夫(ISBOR的共同發起人)及合作人員,以及我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團隊所做的研究,85~90%的口臭例子,問題都出在口腔。就像其他氣味是來自身體上潮濕的微生物叢林,例如腋下與穿著鞋的腳,口臭主要也是微生物代謝的結果。
口腔收容有數百種偏好不同營養成分的細菌。這些微生物特別喜歡蛋白質,以及蛋白質消化後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包括某些真正散發出惡臭的物質。口腔細菌(通常是厭氧細菌)在任何時間都可能會製造散發出獨特臭雞蛋惡臭的硫化氫、也會出現在糞便中的甲基硫醇與糞臭質、香水中含有少量但量大有惡臭的吲哚、與腐屍有關的屍胺、出現在腐肉的腐胺、或是聞起來像腳汗臭味的異戊酸。無怪乎,口臭有時這麼令人難以忍受。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洛希(ISBOR的前任會長)最近發現,舌頭的微生物相與齒斑裡的微生物種類是不一樣的。洛希接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計畫支助研究口臭,發現人們的口腔有多種不曾發現的細菌。他現在正為有口臭與沒有口臭的人進行口腔細菌的編目工作,應該會在2002年夏天完成。
一個健康但有口臭的人,口臭的主要來源不是牙齒也非牙齦,而是舌頭的後方。這個部位不容易讓唾液清理到,而且包含了許多微小凹陷得以藏匿細菌,它們可以在這裡悠閒地腐壞倒流的鼻涕(或許經常發生在1/4都市人的口中),以及堆積在這個地方的殘留物質。
其他的口腔問題也會引起口臭,包括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尤其是牙縫間殘留蛋白質食物顆粒)、牙齦發炎、不當的牙齒修補、不潔假牙以及膿瘡。由於唾液的持續流動會沖走細菌及其發臭的化學產物,因此任何促使口腔乾燥的動作,像是用嘴巴呼吸、禁食、長時間說話、壓力以及數百種用藥,都會讓口臭的情況惡化。抽菸是造成口臭的著名元兇。雖然抽菸也許可以降低細菌活性,但這項潛在好處卻淹沒於眾多壞處之中:抽菸使口腔乾燥、損壞牙齦並惡化鼻涕倒流情形,而且殘留物的氣味還會與原有的口腔異味混雜在一起。
口腔細菌搞的鬼
有些口臭似乎與真正的牙周病(牙齦的損壞)有關,因此可提供線索給內科醫師與牙醫師做參考。硫化氫以及甲基硫醇這兩種物質有毒而且有臭味,也都會傷害細胞,因此可能是造成牙齦疾病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根據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克萊因伯格的研究發現,某些懷疑和牙齦疾病有關的細菌,若培養在實驗室無氧的胺基酸溶液中,就會發出惡臭。這些細菌的其中幾個主角,像是T. denticola、P. gingivalis以及B. forsythus,它們若出現在齒斑或舌頭表面,就可以在幾分鐘內利用洛希發明的「苯甲醯-DL-精胺酸?基醯胺(BANA)顯色法」檢測出來。這些細菌會製造一種酵素可以分解BANA,所以產生了新的、有顏色的化合物;難怪BANA陽性反應與口臭會有統計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