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粉絲團
訂戶服務
訂閱電子報
當期問卷
首 頁
科學人觀點
總編輯的話
科學人新聞
編輯推薦
名家專欄
科學EasyLearn
雜誌訂閱
全文
檢索
科學人
小字典
目錄頁
2017年12月
190期
記憶之網
專題文章
【神經科學】
34 串起記憶之網
文/席瓦(Alcino J. Silva)
實驗技術的革命讓我們洞見了腦中神經元如何連結記憶:一種大腦用以了解並組織外在世界的關鍵程序。
【宇宙學】
42 時間起點的黑洞
文/賈西亞-貝爾利竇(Juan Garcia-Bellido)、克萊瑟(Sebastien Clesse)
大霹靂瞬間所產生數量龐大的潛藏黑洞,或許能解釋超大質量黑洞與星系團的成長,更可解開長久以來的暗物質之謎。
【特別報導】
50 有機城市 高效未來
文/ 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
若能模仿大自然的循環原則,城市便能獲得更多能源、水、食物和礦物資源,不僅讓人類生活更舒適便利,還可改善環境。
【特別報導】
54 你的垃圾,不是垃圾
文/韋伯(Michael E. Webber)
把具有價值的廢棄物轉變成珍貴的資源,可以提高城市運作的效率。
【特別報導】
60 智慧道路,交通不堵塞
文/拉提(Carlo Ratti)、比德曼(Assaf Biderman)
佈滿感測器的自動駕駛汽車開啟全新的共乘模式,配合智慧交通管制系統,將澈底改變城市的運輸型態,成為沒有紅綠燈與不需要停車位的快樂天地。
【古人類學】
66 老祖宗的表親
文/黃凱特(Kate Wong)
古人類學家又發現一具納萊蒂人的骨骸,同時確認了納萊蒂人的生存年代。
【農業】
68 豐收的科學
文/布羅德福(Marla Broadfoot)
植物群系是指植物本身以及與植物有交互作用的所有對象,例如微生物、害蟲、營養,植物與這些對象進行複雜的對話,科學家正試圖找到介入對話的方法,期望能扭轉全球欠缺糧食的未來。
【農業】
76 香蕉的前世與今生
文/邱輝龍
每當你品嚐細緻香甜的香蕉,可曾想過它從何而來?它的身世經歷重重波折,如今香蕉作物又因真菌病害而面臨險境,科學家正尋求解方。野生種是香蕉品種的演化之本,未來或將成為抗病救星。
新聞掃描
【科學人新聞】
16 酸性大腦與心理疾病
【科學人新聞】
19 蚊子的死亡誘惑
【科學人新聞】
22 HPV疫苗研發功臣
【科學人新聞】
23 一覽世界科技進展
【科學人新聞】
23 微生物幫太空梭省空間
【科學人新聞】
24 士可殺不可辱
【科學人新聞】
24 抗凍分子保存器官
【科學人新聞】
25 樹木和細菌聯手抗污染
【科學人新聞】
26 無人機觀測火山口
華人視界
【科學人觀點】
6 好鼻師的生理時鐘
文/曾志朗
【形上集】
27 GW170817
文/高涌泉
【不可勝數】
28 我本來可以說得更簡單
文/張海潮
【聊聊科學人】
86 不只是蟑螂老師──蔡任圃
文/呂怡貞
【生物手記】
90 樟芝學名爭議終於落幕
文/吳聲華
【我的Lab生活】
94 一頭栽入原子世界
文/何秉倫
專欄文章
【教科書之外】
30 基因的弔詭與物理學家的浪漫
文、圖/陳文盛
【健康與科學】
32 從數值看健康?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專家看新聞】
82 消滅類鴉片藥物不切實際
文/哈特(Carl L. Hart)
【資訊世界】
83 對抗檔案格式更替
文/波哥(David Pogue)
【真真假假】
84 你的成功推手
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反重力思考】
85 危雞重重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圖表會說話】
102 政策提高學童疫苗接種率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編輯部製作
【總編輯的話】
8 總編輯有難,發行人挺身報告
文/王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