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Enabler to ENHANCER 6/28(二)13:30舉辦線上學研座談活動
請盡速報名喔!
這有助於更自在地分享自己的脆弱,強化自己的人際關係。
遷徙鳥類的繁殖地與避冬地之間距離遙遠,新的研究找出了牠們利用地磁導航的生物物理基礎。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演化出較多特殊突變,可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偵測,因而傳染力大增。
某些蠑螈擁有陸生動物數一數二大的基因組,身體構造卻充滿缺陷,牠們需求極低、懶散度日,走出一條另類的演化之路。
每個月第三個星期的某天上午10:00,《科學人》的編輯會齊聚「薛丁格的貓」會議室,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討論。為了滿足讀者粉絲的好奇,以下公開3月份會議的片段:物理編輯拿出他負責的主篇章稿件,簡短說明文章...
▲ 海洋森林:冬青葉馬尾藻能穩定附著於海床或岩石上,可以適應海流,是海中重要的初級生產者。退潮之後,走在台灣海岸的潮間帶,會移動的海洋生物例如螺貝類與魚類,總是引人注目,相對地,不會移動的大型海藻常被...
我從事台灣黑熊研究保育25年,見證了大眾從「不清楚野外還有黑熊」,到如今台灣黑熊家喻戶曉,成為台灣指標性的代表動物。民眾願意主動通報救傷,是瀕危物種保育一大進展。這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瀕危物種的保育議...
▲ 慢活有道:紐斯河泥螈在陸地上相當笨拙,泡在水中靠著碰巧游過的昆蟲維生。(攝影:Andrew He...
▲ (繪圖:James Yang)所有人的工作模式幾乎都因為這次疫情而有所改變。數百萬人失業、強制休...
近年來,科學研究借助人工智慧(AI)與巨量資料分析蔚為風氣,雲端運算服務也形成另一股助力。雲端運算服...
▲ (繪圖:Mondolithic Studios)你認為暗物質問題該如何解決?」在2009年女性天...
最新上映的電影《捍衛戰士2》,劇中湯姆克魯斯飾演的飛官,駕駛開發中的測試偵察機,帥氣地在六萬英呎的高...
記得2019年4月,臺灣與美、日等國共同發表人類拍到的第一張黑洞影像嗎?這張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影像...
臺灣生育率持續走低,除了給薪育嬰假、育兒津貼,2021年 8 月政府的生育獎勵也提前至第二胎就發放,...
家裡群組的長輩,又分享不知從哪來的訊息和影片了嗎? 網路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代,我們每天都會接收數千條訊息,而假訊息的傳播也因此變得更容易且難以判斷。事實查核,是現今媒體的重要議題。 2018年,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參考國外代表性的事實查核機制,輔以台灣傳播生態需求,成立了TFC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並在同年11月即通過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的審核、成為台灣第一個獲得國際認證的事實查核組織。